一个历史假设
我偶然读到武王伐纣的故事,也就是<<封神演义>>记述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不禁突发奇想,感到这段历史极有可能和吴越争霸那段历史互为轮回因果重演。虽然清晰的线索我目前看不分明,前后的业缘关系因果关系还没有对上,但是部分线索无疑极为明显。我现在分析给大家看,希望网友集思广益,帮助我搞清楚这段因缘。 武王伐纣中的商朝里有个反叛的附属国叫夷越,其地理位置基本上就是战国时代的越国地方。纣王平定叛乱之后,并未将其灭掉,而是降服和饶恕了夷越的君主申包胥,将夷越分成两个国家,一个依然是原来的夷越,另一个就是吴国。这个吴国和战国时代的吴国有什么渊源呢? 目前我不知道,至少两个名字一样吧。而且巧合的是春秋争霸里也有个申包胥,是楚国大臣,伍子胥的好友,最后为了保卫楚国和伍子胥率领的吴军交战而战败。下面我再谈两个申包胥的关系。
首先,我还有个感觉,就是商纣王很可能就是越王勾践的前世,他在吴越争霸中替自己报当年周武王灭商的前世之仇。至于勾践是商纣王转世,具体线索,还不清楚。
另外我认为商纣王帝辛的宠妃苏妲己其转世就是西施。西施在吴国都城姑苏上演的一出红颜亡国的故事不过是妲己祸国纣王故事的翻版,西施的转世陈圆圆也被认为是苏州人,担当祸水红颜的角色,可以说这几世的故事和角色不过是一再重复而已。我们已经知道轮回过程中人生事件的安排常常是相似重复或者是角色颠倒的,这个现象我在帝辛和勾践身上看出来了。西施之所以在一个叫姑苏的地方闹出故事,其后世也是苏州人,前世根源是她就是苏妲己。
如果把妲字拆开重组, 将"旦"下的一横提到"日"字上面变作一竖并缩短"日"字的两竖,"妲"字就便成"姑"字,那么"姑苏"就成了"妲苏",颠倒两个字的顺序就是"苏妲"。这就是姑苏或者苏州城的来历,其名字其实是以纣王妃苏妲己的名字命名。虽然姑苏城乃是伍子胥所创,其命名必然有他所不知的天意。因此,西施及其转世陈圆圆都不会离开和苏州的关系,也不会离开祸水红颜的角色,就是因为她的前世是苏妲己的缘故。
我还认为周武王姬发,很可能就是吴王夫差的前世。因为我发现吴王夫差的转世平西王吴三桂在反叛康熙时称帝,建立国家大周,自号"昭武",所以人们也称吴三桂是大周昭武王,或者大周昭武帝。姬发是个仁义的人,夫差为人也有妇人之仁。而我是否就可以认为大周昭武王,其前世就是周武王姬发。夫差姓姬,姬夫差就是姬发转世。在吴越争霸一世,姬发和帝辛颠倒了两个人的位置,姬发转世的夫差成了迷恋女色的昏君,帝辛转世的勾践成了励精图治卧薪尝胆的明君,讨伐日益堕落的昏君令其亡国,以报商纣因女色亡国的前耻,其过程和姬发讨伐纣王情节完全相同。夫差打败勾践,并未杀他,而是接受他的归顺,保持他的国家的附庸地位,这个情节设计,和纣王讨伐夷越,并接受夷越归顺颇为一致。
有些历史文献认为苏妲已原为姬发的爱人,被派到纣王身边当卧底,迷惑纣王,令其淫乱堕落,是美人计的卧底。等她帮助姬发灭掉纣王后,自感罪孽深重而自杀。这和西施被勾践派到吴国当美人计卧底,前去迷惑夫差,最后帮助勾践灭掉吴国,故事一模一样。而西施据我发现,其实原是勾践的情人。不同的是她前次为姬发.夫差做事,后来为帝辛.勾践做事。一世是帮前者灭掉后者,一世是帮后者灭掉前者,颠倒程序。从业力角度来说,相互扯平了。说到底,她都是一个被她的男人和君主利用的工具。
最困难的无疑是确定伍子胥在那个前世的角色。我看来看去,依稀觉得他可能和申公豹有点关系。尽管伍子胥在历史中因为被人同情被当成正面角色,而申公豹被人当成反面角色。伍子胥和申公豹有两点共同的,就是复仇和反叛。而且申公豹也是个很有本事计谋的人。伍子胥是被越国人质勾践害死的,手段是勾践通过西施对夫差洗脑,用谗言陷害。申公豹则是夷越国留在帝辛身边的人质,他假装归顺,用手段赢得帝辛的信任后,也不断地对帝辛用谗言洗脑,令他疏远迫害忠臣,而接近小人,达到破坏商纣政权的目的,为的是替父亲申包胥报战败羞辱之仇。
申公豹这个人很有本事,据说是修炼得道的高人,元始天尊的弟子,姜子牙的师弟。(这个神话与历史有多少关系不得而知了)至少说明他本事高强,不是一般人,而且据说他的眼睛非常厉害,两脚向前走,眼睛却可以向后看。是那种脑后长眼,按照我的理解就是说他头脑清楚两眼犀利可以看穿别人阴谋,使得别人无法在他背后下手的人。如此说来,伍子胥的不幸,是不是要偿还前世申公豹的业债? 帝辛最后死于申公豹的背后暗箭,所以伍子胥被帝辛的转世假装归顺吴国的勾践用诡计害死,是否相互平衡了彼此的所欠?
还有一个线索证明伍子胥前世可能是申公豹的证据就是他和楚国好友申包胥的关系。两人从前关系长期密切,是至交。这对应前世申公豹是夷越王申包胥的王子,两人关系是父子,极为亲密的前缘。但是两人就是否该反叛和复仇这件事上发生决裂,最后战场上兵戈相向。伍子胥因为被楚平王迫害准备逃跑复仇,申包胥忠于楚国,试图劝阻他的反叛复仇计划,并说, 如果有一天你领兵打回来要灭自己的国家,我一定要领兵和你战斗,保卫楚国。后来果然伍子胥率领吴国大军打进楚国,和申包胥的楚国军队大战。申包胥大败,逃到山上。后来听说伍子胥掘出楚平王尸骨,鞭尸三百,就派人告诉他:你这样复仇实在是太过分了,是逆天而行的不义之举,会遭天谴的。伍子胥叫使者回复他说:我的仇恨太深了,管不了那么多了,我就是要逆天而行。
而对照申公豹和他父亲夷越王申包胥的故事,完全对应伍子胥和好友申包胥的故事。夷越王申包胥被纣王帝辛降服之后,忠心归顺,辅佐商朝。并且派儿子申公豹到商朝的首都朝歌纣王身边当人质,以示自己永不反叛的决心。但是申公豹却对纣王帝辛讨伐夷越的战败之耻耿耿于怀,虽然帝辛对夷越有宽大之恩,没有令夷越亡国,并依然令申包胥作夷越的王,但是申公豹却时时刻刻想着复仇反叛,杀掉帝辛,灭掉商朝。后来周武王姬发出兵讨伐帝辛,申公豹乘乱反叛,背后暗箭射杀帝辛。他的父亲申包胥带兵来朝歌救驾,为帝辛挡了申公豹射来的第二只暗箭。并在临死前大骂申公豹孽障。申公豹大悲,并要挟杀死苏妲己,被苏护砍杀。这段恩怨,两人的业缘关系是伍子胥和楚国申包胥业缘的重复,完全一致。因而我认为,伍子胥前世就是申公豹。
(<<封神演义>>把申公豹描写成一个叛师背祖,不忠不孝,助纣为虐的大奸大恶的坏蛋。而且他安排狐狸精利用苏护之女妲己的身体变成妖女,惑乱子受辛,令其昏庸失德,最终失去天下。<<封神演义>>是站在姬发的立场上写的,极力颂扬周武王,姜子牙,极力妖魔化子受辛,申公豹和妲己,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未免有失公允。但是这本书,撇开神怪的虚构,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这段商亡周兴的历史真面目。
从演义里,我们可以清理出几个线索,这几个线索不仅是那段历史的关键,而且也贯穿其轮回的历史的关键。1) 矛盾有三个方面 - 国师申公豹,宠妃妲已是一方,他们俩志同道合,都是为了报复子受辛对其祖国的征讨战败之耻,伪装归顺而暗中潜伏搞破坏,谗言离间子受辛与臣子的关系,起到拉拢腐蚀误导的作用,最后达到摧毁商朝,杀死子受辛的目的。姬发,姜尚(子牙)是一方,力图推翻业以残暴腐败变质的纣王政权,取而代之,诛杀申公豹,苏妲已这样的佞臣贼子。还有就是昏昏然,自我感觉良好的纣王子受辛。2) 申公豹和姜子牙的同门师兄弟关系,两人各事其主,亦敌亦友,申公豹总是对师兄不服气,想跟他抢功,姜子牙对这个师弟也因为某种友谊,颇有顾忌。
后来我发现,至于申公豹为什么要不对子受辛的宽大感恩,耿耿于怀图谋报复,而且他身为诸侯国王子,不遵守君臣之道,妄想杀子受辛取而代之 - 这种种作为,都成了后世人们诋毁他的原因。这是因为申公豹前世就是夏桀,妲己便是妹喜。夏桀将子受辛的前世成汤囚禁,后来宽大将其释放。成汤不仅没有感激桀的宽大之恩,反而利用伊尹串通妹喜作间谍,起兵推翻夏桀。他将夏桀妹喜赶到荒野,自生自灭。夏桀死前恨恨地说:后悔啊当初没杀了汤这个小子。
所以到了后世,夏桀妹喜要报这个仇,两人一个转世成申公豹,一个转世成苏妲已,来图谋汤的转世子受辛的江山。伊尹转世姜尚见风使舵,看见子受辛不得人心,于是就弃他投靠了姬昌。因为他看见妲已归了子受辛极为不高兴,便想着鼓动周来灭商,将两人拆了。)
同时,从上面的故事里我们也看出,之所以越王勾践对吴国如此这般,好像和申公豹的作为完全一样,是在报复申公豹当年对于商纣的行为。所以伍子胥在吴越争霸中死得那么冤,是前世因缘。宰相伍子胥被夫差逼死的情景和帝辛逼死丞相子比干的情节也完全相同。
子比干反复直柬纣王,纣王受到申公豹的挑唆根本置之不理,还出言侮辱讽刺子比干: 你说你忠心,我要看看你的心到底是怎么样的。并将刀掷到地上。子比干狂怒,挥刀剖开胸膛,剜出还在跳动的心,捧在手里说: 你看吧,我的忠心就是这样的。说完倒地惨死。这个情节,和夫差送剑令伍子胥自杀,伍子胥恨得要家人挖出自己的双眼挂在城门上,要看见越国军队打进来,其恨同样强烈,其场景设计,不是异曲同工吗? 伍子胥死得那么血淋淋惨希希的,是不是要偿还他前世对纣王谗言导致子比干被逼自杀的前世业债?? 所以他以同样方式死去,体会受害人的感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