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摩门教的一个背景介绍
周伟驰(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民主是一个过程,但这个过程也有一个目标,就是权力越来越向普通人开放,真正实现人人平等。这在美国的总统选举中得到了体现。二十世纪它一步一步地向着天主教徒、黑人开放,现在又在向女性和非正统的基督教——摩门教徒开放了。
近期的总统选举中,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Mitt Romney)和前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都是摩门教徒。由于罗姆尼风头正健,自然引起更多关注。据今天时代报一篇报道说(
http://www.nytimes.com/2012/01/15/us/politics/evangelical-christians-unease-with-romney-is-theological.html?hp,2012/1
/15,标题The Theological Differences Behind Evangelical Unease With
Romney,作者LAURIE
GOODSTEIN),他的摩门教信仰使他在共和党的主体支持者美国福音派中引起争议。一些福音派牧师和神学家就摩门教算不算基督教、它是不是基督教异端
正在进行讨论,他们无法获得一致的见解。而这会直接对选举结果发生影响。报道说,上年十一月底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主流新教徒和天主教徒认为摩
门教属基督教,但只有三分之一的白人福音派认为如此,而摩门教徒本身呢?本月一项民意调查显示,97%的摩门教徒自视为基督徒。看来问题还是出在主流的尤
其是福音派的基督教是否承认摩门教是基督教。
那么摩门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教?跟传统基督教有些什么不同的地方?考虑到有可能我们将在今后
跟一个以摩门教徒为总统的美国打交道,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还是有必要的。正好笔者前段时间因为比较太平天国的上帝教跟摩门教的异同,而对摩门教下过一点
功夫,因此贴在这里抛砖引玉,增益中文世界相关的公共知识。
从创教到逃难
十
九世纪初在美国掀起了“第二次大觉醒运动”,纽约州是其重心。其时一系列社会问题使得人心不宁,人们到宗教中去寻找精神寄托,一时兴起了五花八门的各种宗
派宗教。跟第一次“大觉醒运动”相比,这一次大觉醒运动的特点是,到处都有人宣告,诸天正在打开,基督正在复临,新先知们正行走在大地上。摩门教就是这时
出现的一个新宗派(或宗教)。它于1830年由史密斯(Joseph Smith,
1805-1844)创于纽约,1830-1838年主要在俄亥俄州的嘉德兰(Kirtland)和密苏里的“远西”城发展,1838-1844年在伊利
诺伊的纳府(Nauvoo)发展,因为其独特的神学、宗教仪式、多妻制、政教合一体制与周围居民不合,也违背美国习俗,而一再发生冲突和战争,被迫流
亡,1847年在杨百翰带领下找到犹他州的盐湖城后才安居下来。1890年新任领袖宣布废除多妻制后才逐渐被美国主流社会接受。摩门教的教义主要由史密斯
所创,他跟洪秀全有许多共同点,他所创的摩门教教义也跟上帝教有不少相似点。
据史密斯声称,他第一次见到“异象”是在1820年春天他
15岁的时候。关于这次“异象”,他有两个不同的版本。最早的版本是:“一道亮过白昼太阳的光线从天而降,照在我身上……我看到了主,他对我说,约瑟夫,
我的儿子,你的罪被赦免了。”对于他当时的疑问,到底信哪个宗派好,主的回答是,现存的所有教派都背离了他的教导,不守他的诫命。第二个版本则增加了一些
细节:“当停在我身上时,我看见两位人物(Personages),站在我上面的空中,其光辉和荣耀无法形容。其中一位对我说话,叫着我的名字,指着另一
位说——这是我的爱子。听他说!”他们告诉他,不要加入任何教会,因为他们都是错的。在异象中,上帝和基督是两个不同的存在,这在后来成为摩门教与正统基
督教的一个主要的神学分歧。1820年的这次异象被信徒称为“第一次异象”。
另据史密斯声称,1823年9月21日的夜里,他的屋子里忽
然变得光亮,比白天还亮堂,一个身穿雪白长袍的神的使者向他三次显现,告诉他一些关于美国早先居民的事情,说这些事都记载在一些金叶片上(golden
plates)。这位使者还送给他可以读懂这些金叶片上的文字的通灵石乌陵和土明(Urim and
Thummim)。史密斯次日按照使者所说,果然在一座名叫克谟拉(Cumorah)的小山里找到了这些金叶片。几年后史密斯将这些金叶片上的文字翻译成
为英文。这就是《摩门经》。
该书记载的是,古以色列人中的一支于公元前600年来到美洲,分化为二族,一族叫尼腓人
(nephites),一族叫拉曼人(Lamanites)。但另外还有一些人要早于他们来到美洲,他们是在建造巴别塔、被上帝变乱语言后来到美洲的。这
些人叫做雅列人(Jaredites)。数千年后,这些人都毁灭了,只剩下拉曼人,他们乃是印第安人的祖先。耶稣基督在巴勒斯坦被钉死,三天后复活,之后
他来到美洲尼腓人中间传福音,教导他们如何今世得平安,来生得永救。尼腓人中的一个先知和历史学家摩门(Mormon)记载下了过往的这段历史和一些启
示,传给了他的儿子摩罗乃(Moroni),摩罗乃加上了自己的一些话,全都铭在一些金板上。摩罗乃将这些金板藏在纽约附近的一座叫作克谟拉的小山里。向
史密斯显现的使者就是复活的摩罗乃。史密斯译出《摩门经》后,在一些亲友的帮助下四处传播,1830年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小教派,称为“基督的教会”,
志在恢复最原始的、没有经过“污染”的基督教会。其经典是《圣经》加上《摩门经》。
史密斯的言行遭到非摩门教徒的嘲笑和迫害,于是他和信
徒离开纽约迁到俄亥俄州和密苏里州,前者的嘉德兰成为摩门教总部,史密斯平时驻在那里。在那里的一个主要的工作就是建造“圣殿”,1836年1月建成。建
成后的几个月内,嘉德兰的数千信徒出现了集体宗教迷狂,有人宣称看到了天军(armies of
Heaven)在保护圣徒,有人看到了救世主的脸容,有人说得到天使的帮助,有人能说预言和启示,到处都是异象、方言、天使来访这些奇迹,连小孩子也报告
说成群的天使聚集在圣殿上。有人回忆说:“所有的人都宛如置身天堂。……我们都怀疑千禧年是否已经开始。”在嘉德兰建设总部的同时,史密斯亦去考察了密苏
里杰克逊县的“独立城”,宣布它是“伊甸园”,要在那里建立一个永久的“锡安城”。摩门教徒大量涌入独立城,他们集中居住在一起,生活习惯上也自成一套,
引起了从南部移民来的独立城原住民的不安,同时摩门教徒的废奴思想以及对印第安人的亲和态度与当地人不合,因此两年后被后者赶走,并且被没收了房屋和财
产。摩门教徒只好在周围一些县居住下来,如克雷(Clay)县。1836年密苏里州划出一个查德维尔(Caldwell)县给摩门教徒居住,他们在这里筑
了一个叫“远西”的城。在这里他们过了几年安静的生活,与周围的邻居相处也好,直到1838年。1837年,原本在嘉德兰的史密斯因为修建“圣殿”而负债
累累,只好自建银行,以宗教领袖的身份用摩门教徒房地产为抵押发行债券,结果导致彻底破产,引发经济纠纷,州里要拘禁他,教会内部也想换下他,他看形势不
妙,就和另一首领雷格登(Sidney
Rigdon)一起逃出该城,搬到“远西”。许多教徒也随之跟来。摩门教徒涌入查德维尔及周围的几个县,在当时选举制的情境中,他们在人数上的优势令当地
居民感觉不安,他们的宗教习俗及多妻制更引来高度警惕和广泛批评。1838年在密苏里因为摩门教徒与邻居们不断产生摩擦而爆发“摩门战争”,导致州里发布
“清除摩门教徒令”,他们被彻底逐出该州,迁居伊利诺伊州的纳府(Nauvoo,来自希伯来语,“秀美”)。在这里他们建立了自己的民兵组织,又开始建筑
第二座圣殿,同时公开地实行多妻制,实施一系列新的宗教仪式和制度,如为死者代洗。这段时间是史密斯的黄金时期,他甚至与雷格登搭档竞选1844年美国总
统。但周围的环境对他们依然不利,对多妻制、民兵、神权统治等的批评从未停过。史密斯摧毁了城内一家批评他们的出版社,这引起了州政府的直接军事干涉,史
密斯被拘捕,关在附近另一个地方迦太基的监狱里,于1844年6月27日被一群暴徒枪杀。他的突然去世引发了继任人危机。经过教内斗争,杨百翰
(Brigham Young)继任先知,于1846年带领大部分信徒迁到犹他州,成为主流的“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LDS,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day
Saints)。少部分信徒则留在纳府,后来他们拥戴史密斯的儿子为先知,成立“重组的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RLDS, Reorganized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 Day Saints)。他们是摩门教的少数派。
摩门教与多妻制
1843
年,史密斯宣称一夫多妻制符合圣经,因为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摩西、大卫和所罗门都有多个妻子,既然他的教会旨在“恢复”,也应该恢复这个多妻制。有人
认为他除了正妻外,还有几个妻子,更有人指出他在1835年与一个名叫Fanny
Algar的女人在嘉德兰时有婚姻关系,并且这种关系遭到了信徒的反对。他的正妻爱玛(Emma Hale
Smith)则否认他有别的妻子。爱玛一直反对多妻制,她并没有象大多数摩门教徒那样跟随杨百翰去犹他州,而是留在了纳府,RLDS成立后她加入了他们。
据2010年及之前几次DNA检测,没有发现史密斯在正妻所生之子外还有别的后裔。摩门教的多妻制主要是在杨百翰领导时盛行,尽管这被美国国会宣布为不合
法,但摩门教我行我素,杨百翰更是“以身作则”,共娶妻55个,生子56个。正妻外的所有妻子都是在他成为摩门教徒后娶的,其中第一次出嫁的有21人,寡
妇16人(流亡和战争造成了许多寡妇),6个是离了婚的,6个丈夫还活着,另外6个婚姻状态不明。为安置这些妻子和孩子,他在盐湖城盖了两座大行宫,成为
该城醒目的标志建筑。另一个重要人物,十二使徒会成员金波尔(Heber
Kimball)则有43个妻子,65个孩子。多妻制是最引起普通美国人反感的“摩门教的标志”,直到1890年教会领袖惠福•伍(Wilford
Woodruff)才宣布放弃它,但其实践到二十世纪初才逐渐消失。在某些偏远山区的摩门教基要派中,甚至在当代都还有所耳闻。
其实说到
基督教传统内的新兴宗派,不管它是“正统”还是“异端”——无论摩门教还是太平天国——作为“背”圣经之“书”的原教旨主义者,他们都能从圣经中找到相关
的字句为自己所用。他们不难从亚伯拉罕等古代族长那里找到榜样,尤其是大卫王和所罗门王,足以成为自居首领的宗派领袖效法的对象。大卫王有多少妻子?《历
代志上》3:1-9记载,大卫王至少有7个有名字的、生过儿子的妻子,侍妾则不知有多少。《撒母耳记上》18:27说大卫娶了扫罗的女儿米甲,这是他的第
一个妻子。《撒母耳记下》3:2-5列出了大卫王的六妻所生六子,但没有列出第一个妻子米甲和最后一个妻子拔示巴(其事见《撒母耳记下》第11章)。统计
所得,大卫王的妻子约有8位。至于所罗门王,《列王纪上》11:3说,“所罗门有妃七百,都是公主;还有嫔三百。”无疑旧约里面的这些记载可以被洪秀全和
史密斯等人利用来为自己搞多妻制辩护。洪秀全共有88个妻子(看来洪天王也喜欢8这个数),刨除想象出来的在天堂上苦等他回去的“天妻”,实际可能有87
个。这个数目赶超了清朝皇帝,但比起所罗门王还是少多了。(基要主义者洪天王如果能打下天下,说不定也会照所罗门王的数“搜罗”民女的!)实际上,一些同
情太平天国运动的传教士(如丁韪良)就用大卫王和所罗门的例子来为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开脱。
“未受污染的”原始基督教?
摩
门教想回到原始基督教,它认为后来的基督教各宗各派都是变质了的基督教,是上帝所不喜的。它承认耶稣基督是上帝之子和救世主,被钉并复活,但它不承认后来
出现的包括尼西亚和查尔西顿信经在内的所有“信经”,以及由此而来的诸如三位一体、无中造有、原罪、婴儿受洗、圣经已完备、压制本土经文、不再有先知和预
言、职业的教职人员等一整套思想、做法和制度。其中预定论和天堂地狱说尤其荒谬。在史密斯看来,《圣经》中早已预言基督及其初代使徒的教导将被背叛,祭司
的权威也早在初代使徒离世之后便已收回,到史密斯时才得以恢复,回到原始基督教。可以说,这是宗教改革后“返本清源”思想的一次最激进的表现。路德等人只
是反对天主教,要回到被天主教“污染”之前的纯洁教会,摩门教则干脆要回到东正教、天主教、新教所有这些不同宗派出现之前的“原始教会”,认为这样才是未
受过“污染”的纯洁的“基督的教会”,只有他们所传的才是未受污染的纯正福音。它之自称“后期圣徒”,就是指史密斯这拨人才是直承使徒的“圣徒”之教会,
才“恢复”而不是象新教“更正”了原始基督教会。其他所谓基督徒,都只是“大叛教”(the Great Apostasy)的产物。
摩
门教的经典是《圣经》和《摩门经》,但还包括各任先知(领袖)所得的启示,它们集中在《教义与圣约》(Doctrine and
Covenants)和《无价珍珠》里。由于史密斯“翻译”过《圣经》,因此《约瑟夫•史密斯译本圣经》也很重要。不过通用的还是詹姆士王版本圣经。
摩
门教跟犹太教有亲密的关系。摩门教的教会管理是一个先知领导十二使徒,这有耶稣的先例可循,十二也代表着犹太人的十二支派。史密斯宣称摩门教徒是古以色列
失落的部落,每个信徒都要归从十二支中的一支。它恢复了《旧约》中的不少仪式,多妻制自然是其中一例。其领导人喜好以犹太名称来称呼其地理及制度。比如,
盐湖城既然相当于“新耶路撒冷”,则盐湖的一个支流也就被杨百翰称为“约旦河”。
摩门教与正统基督教的教义冲突
摩门教在美国这个清教传统的国家中引起了强烈的抵触和反对,在媒体上被妖魔化,当然,这跟它的教义与实践跟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有关。
从
神学上说,摩门教的教义与西方正统不符。首当其冲的就是上帝观。正统基督教的上帝是三位一体,圣父、基督、圣灵三位虽异,却是同一“实体”,只有一个上
帝。而且,上帝是纯灵,不是跟人一样有身体可见可触可闻的。史密斯却宣称其亲眼见到(而不是在梦中)上帝和基督,而且上帝和基督还是不同的两个“人”,有
身体,这种神人同形同性说无疑违背了正统基督教的上帝是纯灵,只有一个上帝而非多个上帝的三位一体教义。史密斯认为基督是上帝(圣父)和马利亚结合所生的
儿子,因此他既有神的性质(能力和不死),也有马利亚的人的性质(可能死),他乃是神人二者结合的产物。
在人的起源与归宿上,摩门教也跟
正统基督教有所不同。史密斯认为上帝创造世界不是从无到有,而是在原有元素的基础上创造的。原有的元素没有秩序,只是混沌,上帝赋予混沌秩序,这才创造了
世界。人有前生,乃是前世之灵(premortal
spirits),他们从一开始就与上帝同在,但这种所谓的灵不过是精巧的物质罢了。摩门教的“神学人类学”,可以说是一出“三幕戏”。人在前生也有父母
兄弟等关系,后来上帝在天上开了一个大会,决定所有前世之灵都要下凡成为肉身,在尘世艰苦的环境中接受考验,如果坚信上帝并且不断进步,则可以得救,直至
修炼完善成为诸神(gods)。上帝问,谁下凡当救世主引导人们复归天堂呢?基督恳求由他先来,卢西弗(Lucifer)表态晚了一步,上帝派遣基督当
头。由此卢西弗怀恨在心,竭力搞破坏,不让基督安宁,也扰乱人心。天上竟有三分之一前世之灵跟随他造反了。前世之灵下凡后,对于前世只有暗淡的记忆,有些
根本就忘记了其来源。但他们在尘世结成的父母兄弟夫妻关系,仍跟前生有关系,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因此今生的社会关系并非出自无意义的偶然,而是出自前世的
神定。史密斯就认为自己在教会内的先知地位,就是在天上的大会上决定了的。前世之灵下凡拥有了肉身,乃是一种完善(比单纯的灵要高级)。亚当夏娃违令吃知
识果堕落,在史密斯看来乃是好事,因为这使得原来不能生育的他们能够生育子孙后代了,也有知识了,人类在尘世中能够通过知识的判断和意志的自由选择来锻炼
自己,修成正果。史密斯认为,始祖之罪不会殃及子孙,并没有什么“原罪”,每个人只对自己的罪负责。基督的作用是什么呢?基督使每个人自己的罪过得到赦
免,鼓励人们积极向善,但是在成神(deification)这件事上,个人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基督只是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在成神这件事上,史密斯引用
的唯一经句是《彼得后书》1:4的“与神的性情(nature)有份”。后来摩门教学者又加上了《诗篇》82:6的“你们是神,都是至高者的儿子”。成神
说在基督教自有一个小传统,在东方教会尤其流行,它并不是说人能成为上帝本身,而只是成为“小神”(gods)而已。从摩门教的“神学人类学”来看,“前
世人灵——今世人身——来世诸神”倒也不失为宏观宇宙论下的一出大戏。它令人想起柏拉图的前世说和回忆说,印度的轮回说(当然它不是永远地轮回),以及奥
利金的“万有复归”中的轮回说。“成神说”可能也受到了当时卫斯理派“成圣”(sanctification)学说的影响,对个人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的强
调,既有爱任纽、奥利金的影子,也有当时通过卫斯理派流行的阿米尼乌主义的影子。这出“前世天堂——今世下凡——来世部分人上天堂其余人下地狱”的戏剧化
神学人类学,乃是各种宗教神学的普遍结构,放在中国明清的民间宗教里也是如此,比如“无生老母”的皇胎儿女也要经过一番尘世的历练才能重回天宫。
在
宗教仪式上,摩门教亦有比较独特之处。祖先崇拜一直是基督教与各地本土文化产生摩擦的一个大原因,摩门教在这个问题上是怎么处理的呢?《旧约》最后一卷
《玛拉基书》4:5-6这最后一句话是:“看哪,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之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亚到你们那里去。他必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
亲,免得我来咒诅遍地。”史密斯受到这句话启示,认为这里玛拉基所预言的先知以利亚并非施洗约翰(《约翰福音》1:21施洗约翰明确地否认了他是以利
亚),1836年在嘉德兰时他宣称得到新启示,听到以利亚对他说,要实现玛拉基的预言,让子女作为祖先的代理人,为死者施洗,使他们亦有机会得救(由于摩
门教重视自由意志,因此这些亡灵有选择的自由)。为死者施洗的教义跟旧约中重视生者与死者、后裔与祖先的血缘纽带有关系,亦跟摩门教本身重视前世和今世各
种亲缘和社会关系有关。新约《彼得前书》4:6亦曾提到基督到阴间传道的事,当代西方神学家如莫尔特曼等人亦对拯救阴间亡魂极为重视。对祖先和家族家庭的
重视,亦使摩门教特别重视“家谱”,他们建立了美国最大的家谱资料库,背后当然是神学的目的,使世界各地的信徒和非信徒的祖先都信基督,成为摩门教徒。摩
门教亦特别重视婚姻,其离婚率在美国各大宗教宗派中是最低的。在其他方面,摩门教收取十一税,每个信徒要义务传道二年,等等。
正统基督教
认为,耶稣之后再无“先知”接受上帝直接启示,只能有不同的神学家对圣经进行解释,摩门教却认为其历任的教会领袖即“先知”能够持续不断地直接得到上帝的
最新启示。摩门教在《圣经》之外加上其他几部“经典”,在正统基督教看来,这无异于说《圣经》不完美、有缺陷、需要补充,这与“《圣经》无误论”相左。史
密斯本人“翻译”了詹姆士王版本的《圣经》,在里面添加、改动了一些句子,使《圣经》成为应验摩门教事迹的凭证,正如《新约》作者利用《旧约》证明基督正
是《旧约》中所应许的那位弥赛亚一样。比如《马太福音》17:11-13原为:“耶稣回答说,‘以利亚固然先来,并要复兴万事……’门徒这才明白耶稣所说
的,是指着施洗约翰。”史密斯将它翻译和改动成:“耶稣回答说,‘以利亚固然先来,并要复兴万事,如先知们所写的……门徒这才明白耶稣所说的,是指着施洗
约翰,以及另一位来要复兴万事的,正如先知们所写。”摩门教徒自然认为这里所说的“另一位要来复兴万事的”就是史密斯了。《教义与圣约》除了收有史密斯所
受的一些启示外,尚收有摩门教历任“先知”所受的启示。史密斯的“启示”来自于他所宣称的从天使甚至上帝本身之嘴听到的话,有时是他在一种出神状态
(trance)中接受到的,开头多是“主如是说”(Thus sayeth the
Lord),然后是主的警告、指示、命令、指示等内容。有时他在一些重要大会上的讲话也算“启示”。由于只有历任先知才能接收到新的“启示”,因此摩门教
能够在保持教会稳定的同时,亦能够“与时俱进”,根据变化了的环境来调整教会政策,免除僵化。除了《圣经》、《摩门经》、《教义与圣约》外,摩门教的第四
部经典是《无价珍珠》。这本书的一个重要部分《亚伯拉罕书》是1835年及以后几年史密斯根据他从一位商人那里买来的古埃及莎纸草上的古埃及象形文字“翻
译”过来的,其内容相当于亚伯拉罕的回忆录。亚伯拉罕除了讲述自己的流亡及与上帝立约的经历外,还讲述了宇宙由来(上帝不是从无造有,而是赋予混沌秩
序)、人的前世、前世大会决定了尘世救人计划等等。摩门教的“前世”论和宇宙论主要出自这部经书。这些莎草纸后来几易人物,剩下残片不多,据后来一些专家
说,它们所写内容跟亚伯拉罕无关,因此许多人认为史密斯是在搞“托古改制”。
在正统基督教看来,摩门教以“圣徒”自居,看不起其他教派也
就罢了(各教派都以“真信”自居,耶和华见证人同样看不起其他教派么?),还要搞神权政治拥兵自重、搞多妻制违背基督教道德则是犯了美国民主制和道德标准
的大忌。所以当时一些攻击者常常将摩门教与穆罕默德教徒、印第安人、土耳其人、中国人(那时被贬称为“食鼠者”)、天主教徒、黑人、爱尔兰人等等当时的
“负面人物”相提并论。在政治和文化上,多妻制、共产主义(史密斯曾按《使徒行传》4:32实行过一段时间的公有制)、认为印第安人是犹太后裔、在其所在
的实行奴隶制的密苏里州对奴隶制表示反对、在纳府时的自治和民兵(最多时据称有五千人,而当时联邦部队也才一万人,这使得国会高度戒备)、在犹他州时摩门
教领袖杨百翰对州政的控制,都使摩门教备受攻击,成为当时媒体上的典型的负面形象。
逐渐融入美国社会
在
今天,摩门教已发展为一个全球性的宗派(教)。虽然摩门教认为自己是基督教,但在正统基督教的眼里,他们仍然是“别样的基督徒”(Christian
with a difference)。比如,在2000年,联合循道宗教会(United Methodist
Church)通过决议,坚持认为摩门教(LDS)不在历史传承的、使徒传统的基督教信仰范围之内,认为它在上帝的本质和存在、耶稣基督的本质起源和目
的、拯救的本质和途径上都与基督教有重大分歧。美国长老宗教会(Presbyterian Church, USA)和南浸礼会(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通过了相似的决议。梵蒂冈则在次年宣布摩门教的洗礼是无效的。正统的神学家在提到摩门教时,会将它与其他基督教传统内的新兴教派相
提并论。比如,将它与安息日会(Advantists)、基督教科学派(Christian Science)、耶和华见证人(Jehovah’s
Witness)并称为“十九世纪美国主要小派宗教”或“四大膜拜团体”。摩门教徒自己认为,他们的教义不违背基督教,也符合一些神学家列出的“信纲”之
类条件,如相信位格神的存在、耶稣基督的神性、圣经奇迹的真实性、魔鬼的存在等等。但确实它也跟别的基督教不同:它自视为“恢复”(原始基督教),而不是
“改革”;不承认传统教会的仪式;宣称只有他们才是真正的地上的教会。他们的信徒大部分是从别的基督教宗派中“拉羊”拉过来的,因此侵犯了它们的利益。除
了这些现实利害关系外,使摩门教“别样”的东西,主要就是《摩门经》,主流基督教认为如果消除它,摩门教就好被接受了,但是摩门教的立教之本就是《摩门
经》,而且一百多年来该书已发行一亿册,信徒已达一千多万,在它看来这业已证明《摩门经》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它如何可能放弃《摩门经》呢?
由
于美国政教分离的制度,只要摩门教放弃了多妻制和神权制,就能够生存下来。相形之下,太平天国在晚清遇到的阻力太大,一旦军事行动失败,上帝教也就完全消
失了。不过,我们可以设想,假如上帝教能够存在下来,它的发展道路大概也会跟摩门教差不多,成为一个“别样的基督教”。
经过一百八十年的发展,尤
其在1890年代放弃多妻制以及地理与文化隔离以来,摩门教已逐渐融入美国主流社会,2002年冬季奥运会在盐湖城举行更被媒体称为“摩门教运动会”,显
示摩门教已被美国主流社会接受。罗姆尼和洪博培就是摩门教徒,媒体预测他们将成为2012年美国总统竞选中的有力竞争者。
(以上原为我一本新书《太平天国与弥赛亚盼望》中的一个章节,因在豆瓣发表,略去了原来的许多脚注,以便于读者快速阅读。)
主要参考资料:
Book of Mormon, 1981, Intellectual Reserve, Inc., 1981.
《摩尔门经•教义与圣经•无价珍珠》(中文版),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发行,2008。
《传承: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简史》(以下简称《传承》),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台北发行中心,1996年。
Terryl L. Givens, The Latter-day Saint Experience in America,
Legrand Richards, A Marvelous Work and a Wonder, Deseret Book Company, Salt Lake City, Utah, 1976.
关于摩门教的多妻制,可参: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seph_Smith,_Jr.#Family_and_descendants;
http://en.wikipedia.org/wiki/Mormonism_and_polygamy(2011-1-30);
http://en.wikipedia.org/wiki/Joseph_Smith,_Jr.#Family_and_descendants(2011-1-29);
http://en.wikipedia.org/wiki/Heber_C._Kimball(2011-1-30)。注意:这些维基百科资料可能有一些倾向性。
段琦,《美国宗教嬗变论》,今日中国,1994。